澳门金沙赌城,澳门金沙投注

图片

研究生创新教育讲座——CCF走进高校/CSIG中国行

发布日期:2025-10-16点击:[]

讲座时间:2025年10月18日 下午14:00

讲座地点:龙湖校区4号楼101报告厅

讲座一:多模态文档大模型幻觉问题及缓解方法研究

主讲人简介:

周宇,南开大学计算机/密网学院教授、博导,北京中关村学院共建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本硕博,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2012.04-2024.05于中科院信工所先后任助研、副研、硕导、博导、研究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文档图像分析与识别专委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多模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及深度学习等,近期聚焦于可视文本处理/检测/识别/理解/安全(OCR)、多模态大模型(含理解与生成)、多模态智能体、终身学习、自监督学习等主题。研发的场景文本提取系统、GUI Agent、特定目标检测系统、钓鱼网站检测系统等应用于多个国家部委及企业,发挥关键作用。在国内外高水平会议及期刊如CVPR/ICCV/NeurIPS/ICML/ICDAR/IJCV/TMM等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在CCF-A类/SCI一区会议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获得CCF-A类会议ACM MM 2021最佳论文提名奖(5/1942篇)、ACCV IWRR 2014最佳论文奖。团队核心技术获得ICDAR 2025复杂版面文档图像端到端机器翻译冠军、CSIG 2022票据识别与分析挑战赛冠军、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手写&印刷文本OCR两项高校组冠军、ICDAR ReST 2023印章主体文字检测第三名等近10项学术竞赛奖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部委重大工程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企业委托等项目/课题多项。

讲座二:基于因果注意力的深度学习太阳耀斑预测模型

主讲人简介:

徐龙,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人才。2009年从中科院计算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4年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留学,2014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终期被评为“优秀”,2019-2022年担任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团组首席科学家,2022年初-2023年底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空间天气及太阳活动预报建模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发表SCI/EI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领域顶级期刊(TIP、TMM、TCSVT、PR、ApJS等)17篇,获得欧洲和美国专利授权5项。中国电子学会青年俱乐部会员、中国电子学会VR/AR技术与产业分会委员、人工智能学会“深度学习专委会”秘书长、人工智能学会第八届理事。

讲座三:从工具到伙伴:大模型智能体重塑高校教育生态的探索与思考

主讲人简介:

张成文,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方向: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应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出版:DeepSeek实战、大模型导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委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产学研工作组副组长、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人工智能和医用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委员。

讲座四:基于人工智能的脑电接口技术

主讲人简介:

段立娟,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电子学会会员、密码学会会员、人工智能学会科普专委会委员,图像图形学学会视觉大数据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脑机接口、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参与973、863项目以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入选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属高等澳门金沙赌城,澳门金沙投注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2012年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年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年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Neural Networks、Pattern Recognition等刊物和AAAI等重要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内专利40项,授权国际专利5项。设计了一套基于脑机接口的睡眠障碍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产品,提出的基于联邦深度学习的大数据分析算法实现了对精准医疗的完全隐私保护。开发的脑机接口设备集脑电采集、睡眠数据采集、算法分析为一体,形成EEG、PSG、EEG+PSG一机多用的产品方案,既适用于睡眠监测和睡眠质量评估,也可用于日常神经科对睡眠、抑郁症、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辅助诊疗。该项技术在2023年第六届全国机器人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基于脑机接口的抑郁及睡眠障碍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方法与设备”获得特等奖。

讲座人机增强智能与笔交互技术的教育应用

主讲人简介:

黄进,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剑桥大学公派访问学者,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科院软件所杰出青年科技人才,中科院特聘骨干研究岗位获得者。2018年提出“三高斯”移动目标获取不确定性模型,建立了动态交互不确定性理论体系,在CHI、UIST、IJHCS、中国科学、软件学报等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 70 余篇,担任2020-2022 ACM CHI程序委员会委员,CHI、TOCHI、IJHCS、Ubicomp、IEEE VR、UIST等会议、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科技委项目多项,10 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2 项,多项技术与系统在教育、医疗、办公等领域得到应用。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学习交流。

研究生处、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10月16日

上一条:澳门金沙赌城,澳门金沙投注组织申报2026年度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的通知
下一条:建校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卡塔尔大学马懋德教授学术讲座

关闭

最新文章